塑造阳光心态,重燃工作激情
发布日期:2015-01-19浏览:2917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时长6 H课程大纲佛家曰心,儒家曰性,道家曰神
 三家之修行,皆以追求身心和谐为根基。
 佛家的心
 告子:食色,性也。
 孔子: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
 孟子: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
 子思: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
 王应麟: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苟不教,性乃迁。
 道家(医家)的神
 人的元神由魂魄聚合而成,其魂有三,一为天魂(胎光),二为地魂(爽灵),三为命魂(幽精)。其魄有七,一魄天冲(非毒,主胆,顶轮),二魄灵慧(除秽,主肝,眉心轮),三魄为气(臭肺,主肺,喉轮),四魄为力(尸狗,主心,心轮),五魄中枢(伏矢,主胃,脐轮),六魄为精(雀阴,主肾,生殖轮),七魄为英(吞贼,主肠,海底轮)。
 怒伤肝,悲胜怒;喜伤心,恐胜喜;思伤脾,怒胜思;悲伤肺,喜胜悲;恐伤肾,思胜恐。
 阴阳五行,中国人的思维源泉
 阴阳五行理论,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最核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被普遍应用于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中医、建筑等各个领域。
 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从革,土曰稼穑。润下作咸,炎上作苦,曲直作酸,从革作辛,稼穑作甘。
 ——《尚书•洪范篇》
 战国时代齐国人邹衍,是古代阴阳家的杰出代表。他的“五德终始说”和“大九州说”曾经辈受诸侯推崇,较之儒家亚圣孟子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。
 理论讲的差不多了,
 现在,
 我们进入国学应用层面,
 来看一看,
 什么是阳光心态?
 阳光心态,来自《易经》的启示
 太阴与太阳,阴阳之序,坎离之象,乾坤之变,男女之别。
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 ——《易经•卦辞》
 阳光心态,其实是一种积极向上、乐观自信、宽容感恩、惠己利人的心智模式,是发自本心的,符合时代要求的“正能量”。
 我们讲阳光心态,
 其实,是要探寻一种情绪管理的方法。
 而要管好我们的情绪,
 就必须要了解情绪的本质。
 情自何处来?
 曰喜怒,曰哀惧,爱恶欲,七情俱。
 传统中国人的性、情、欲
 性自天地生,神魂分五行。七魄统摄之,脏腑藏真灵。眼耳鼻舌意,外物频感应。欲性有恒处,便是人之情。
 人类主要的情包括:
 正面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
 负面:怒、喜、思、悲、恐
 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
 情绪管理之门径
 西方情绪管理法门
 自我安慰法——默想,还有比我更惨的呢。
 合理宣泄法——到“砸吧”发泄,当然要给钱呦。
 运动减压法——去健身房,直到把自己累瘫。
 环境变换法——换一个环境,比如去旅游。
 注意转移法——想或做别的事情,收拾房子。
 语言调节法——找人倾诉,朋友或陌生人都行。
 心理暗示法——找心理医生,催眠,好贵!
 数颜色法——换某个地方,数各种颜色的东西。
 道生(医家)情绪调理方法
 西医:精神调节类药物,包括镇静剂和兴奋剂两大类。
 中医:通过食物、按摩、针灸、草药等,调理脏腑功能,理气安神。
 1、颜色治疗法(色彩五行生克原理)
 2、脏腑补泻法(利用中草药疏通脏器经络)
 3、静坐修养法(心斋、坐忘、导引、吐纳,使心量于虚无)
 4、风水化解法(以《易经》为基础的风水格局调整)
 5、符箓禳祝法(画符、念咒、请神、祷告)
 佛家情绪管理法门
 通过出家,使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清净;
 通过持戒,使六尘(色声香味触法)断绝;
 通过禅定,破除五毒(贪嗔痴慢凝),使烦恼不起,最终明心见性,成就菩提道。
 神秀渐修与惠能顿悟
 神秀: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
 惠能:菩提本非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 儒家情绪管理特征
 能够直面情绪,合理经营情绪。
 深入研究情绪,由情绪本质入手进行管理。
 在个体层面,以立志修身手段使用情绪。
 在社会层面,以伦常礼乐秩序平衡情绪。
 在自然层面,以天人合一思想和谐情绪。
 有志者,事竟成
 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
 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
 ——蒲松龄自勉联
 立功当立百世功,计利当计千秋利,求名当求万世名。
 为天地立心,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 ——宋儒•张载
 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也。——孟子《滕王公下》
 立志人物(1)
 立志人物(2)
 立志,实为正心性
 大学之道,修齐治平
 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
 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之修证功夫。
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智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人恒过,然后能改;困于心,恒于虑,而后作……
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 大学之道示意图
 古代修身故事
 盖西伯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膑脚,《兵法》修列;不韦迁蜀,世传《吕览》;韩非囚秦,《说难》、《孤愤》;《诗》三百篇,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。
 欧阳修《卖油翁》的故事
 其实,修身很简单,就是靠机械地重复千万遍,以此打磨意志,使诸情不生,一心不乱,是谓“无他,但手熟尔”。
 修身,实为砺心智
 古今成大事者,必经三境界
 儒家的情绪管理,
 玩的就是境界。
 韩愈的苦逼境界
 苏东坡的潇洒境界
 范仲淹的无我境界
 刘邦与刘备的帝王境界
 淮阴侯破齐,自立为齐王,使使言之汉王。汉王大怒而骂,陈平蹑汉王。汉王亦悟,乃厚遇齐使,使张子房座立信为齐王。
 ——《史记•陈丞相世家》
 章武三年春,先主于永安病笃,召亮于成都,属其后事,谓亮曰:“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”亮涕泣曰:“臣敢歇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。”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:“汝与丞相从事,事之如父。”
 ——《后汉书:诸葛亮传》
 伦常之妙,不言之教
 圣人以伦常,行不言之教,实为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 针对普通民众最大的教育智慧。
 五感动五情,五情伤五脏
 五伦节五感,五常正五情
 由怒喜思悲恐,走向仁义礼智信
 定人伦,兴礼乐,明心性,成道统
 家道久长,自成华夏风气
 小结
 孝悌为本重伦常
 内圣外王求发展
 礼乐教化成道统
 天人合一真和谐
 中国儒家,立足自然、社会、家庭、人生
 全视野,自立志始,强调修身之道,终以境界
 取胜,从而使中国人的心态积极阳光,使中国
 人的命运幸福圆满。
 
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


 
	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




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					 
				 
				